臨床崗位科普|CRA/CTA/CRC/CRO/DM/PV/RA是什么意思?
大多數剛畢業的同學在準備進入臨研圈的時候,一定會被鋪天蓋地的行業專有名詞搞得暈頭轉向。什么CRA/CTA/CRC/CRO,都是什么鬼?CEO和COO我倒是知道,請問貴司CEO接受應屆生嗎?
來源:醫療器械注冊代辦 發布日期:2023-10-10 閱讀量:次
?
不良事件相關性判定,基于什么原則來考慮?參考研究者手冊?去激發、再激發?
七分、六分、五分、二分...為什么相關性判定的分級方式不同, 哪一種才是權威的?
眾多相關性判定方法如何來分類,哪一種適合用到方案中?I期試驗也適用嗎?
本篇文章中,你可以:
1.了解不良事件相關性判定的宗旨、原則和分類
2.了解國際和國內權威和常用的相關性判定方法
3. 了解基于原理的判定方法分類及I期試驗的考量
臨床試驗過程中,規定報告時限內的不良事件(AE, Adverse Event),只要符合不利的醫學事件,包括癥狀體征、疾病或實驗室檢查異常等,無論是否與試驗藥品存在合理的可能性(即藥物不良反應ADR,Adverse Drug Reaction),均需要報告。
研究者需在報告AE時提供和試驗藥物的相關性判斷,這將是評價與藥物相關的不良事件發生率, 導致停藥/死亡的AE發生率等試驗關鍵信息的依據,也是評價一個治療方案獲益/風險的重要考量。
盡可能真實、合理的相關性判斷,就成為保證試驗質量的重要一環。
不良事件相關性判定過程中,經常存在缺少足夠明確依據、值得討論的情況。那應該從什么宗旨和原則出發,基于什么判定方法考慮呢?
臨床試驗中安全信息的收集與評價遵循法規,基于方案,參照研究機構的SOP要求執行。
研究者審閱方案時,可以與申辦方就不良事件相關性的判定方法進行溝通。方案審閱完成并經倫理委員會通過,則評價過程需要嚴格按照方案的定義進行不良事件的相關性判定。
判斷不良事件與試驗用藥的相關性,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原則是Hill準則。
英國 Austin Bradford Hill 爵士于 1965 年在一個關于環境和疾病的開創性報告中描述的用于因果關系評價的準則,包含9項細則:關聯的時序性、一致性、強度、特異性、生物梯度、實驗支持、合理性、連貫性、類比。
其中最重要的就包括:
1.時序性(temporality):合理的時間關系是判斷相關性的首要條件。相關的AE應發生于用藥后合理的的時間間隔,符合藥物動力學和疾病病理學知識,否則不能假設因果關系。
2.一致性(consistency):與藥物已有的信息一致。不同地區、不同人群、不同時間暴露在同一因素下可觀察到同樣的事件發生,如參考研究者手冊。
3.特異性(specificity):考慮混雜因素導致的可能性?;A和伴隨疾病的異常,合并藥物的相互作用,以及其他診療過程的影響。
4.強度(strength)與生物梯度(biological gradient):疾病與暴露因素之間關聯程度的大小,以及劑量反應關系。通過去激發(dechallenge)與再激發(rechallenge)試驗,觀察停藥與減量后臨床事件是否繼續存在、減輕或消失,再次用藥后臨床事件是否復現,以此支持試驗藥物和不良事件的相關性。
除此之外,從發病機制上建立因果關系的合理性(plausibility),與現有理論和知識的連貫性(coherence),以及實驗支持(experimental support)和類似藥物的類比(analogy),都可作為判定相關性的依據。
Hill準則中,除了時序性必須滿足以外,其他細則滿足的越多,因果關系成立的可能性越大。
相關性判定原則的基礎之上,目前已經建立了幾十種不同的相關性評價方法。
根據相關性判斷的分級方式,可大致分為:
1.七分法:肯定?很可能?可能?可疑?不相關?待評價?無法評價 / 判斷;
2.六分法:肯定?很可能?可能?可疑?待評價?無法評價 / 判斷;
3.五分法:肯定相關?很可能相關?可能相關?可疑/可能無關?不相關/不可能;
4.二分法:相關?不相關。
根據相關性評價應用的不同基本原理,判定方法可以分為三類:專家判斷法,標準化算法以及概率化法三類。有興趣了解的話,將在第三部分擴展介紹。
不同的判定方法,在應用的原則以及分級方式上有所不同。目前應用較多的判定方法為六分法和五分法。下面分別介紹國際和國內最權威和廣泛使用的評價方法。
WHO國際藥物合作中心,又稱烏普薩拉監測中心(UMC,Uppsala Monitoring Center),是全球性的藥物安全性組織。其推薦的WHO-UMC評定法是目前全球最普遍應用的相關性判定方法。
UMC法將相關性分成6級,包括肯定(certain)、很可能 (probable/likely)、可能 (possible)、不可能(unlikely)、待評價(conditional/unclassified)、無法評估/分類(unassessible/unclassifiable)。
WHO-UMC評定法的分級及評價標準
參照WHO-UMC評定法,中國監管機構權威的判定方法來自《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工作手冊》,于2005年頒布,2012年進行了修訂。
工作手冊的關聯性評價與WHO-UMC一樣分為肯定、很可能、 可能、可能無關、待評價、無法評價6級。
其相關性判定方法遵循5條原則:
1. 用藥與不良反應事件的出現有無合理的時間關系?
2. 反應是否符合該藥已知的不良反應類型?
3. 停藥或減量后,反應是否消失或減輕?
4. 再次使用可疑藥品是否再次出現同樣反應事件?
5. 反應事件是否可用并用藥的作用、患者病情的進展、其他治療的影響來解釋?
其中1體現了Hill準則的時序性,必須要滿足;2通過已知反應體現一致性;3、4通過去激發和再激發體現了生物梯度,5則通過排除其他原因體現了特異性。
根據5條原則,其相關性分級判定如下表:
工作手冊的相關性分級判定
六分法中存在待評價意為需要補充資料。當客觀原因無法獲得進一步信息,缺項太多、資料無法補充,才選擇無法評價。
在新藥注冊試驗中常要求對AE有一個明確的相關/無關判定以進行統計分析。
因此目前在臨床試驗中很多使用的是五分法。下面介紹國際和國內使用較多的五分法。
Karch和Lasagna評定法是經典的五分法,對后來相關性判定方法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澳大利亞、瑞典、新西蘭等國的評定方法也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
其中相關性分為肯定、很可能、可能、條件、可疑5級。
原衛生部評定法
在Karch 和 Lasagna 評定法的基礎之上,1994年原衛生部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制定了五分類的評定方法,在此稱為原衛生部評定法,考慮了不良反應發生的時序性、一致性、發生強度、特異性方面的因素。
五分法分級為肯定有關、很可能有關、可能有關、可能無關、肯定無關。
其中肯定有關、很可能有關、可能有關作為相關的不良事件。
原衛生部評定法的相關性分級
以上介紹的判定方法并不能解決所有的相關性問題。
依據標準化算法和依據概率論語言進行相關性判定的方法,克服了依靠主觀經驗的局限性。
I期試驗中面臨的特殊問題,也使得標準的六分法、五分法判定的應用存在局限。
根據不同的評價方法的基本原理,主要可分為三類:
1.專家判斷(expert judgment)又稱全面評估法(global introspection):基于目前該領域專家的知識和經驗進行評估而得出關于因果關系的結論。
2.標準化算法(algorithms):通過半定量的方法對特定問題賦值,根據總分劃分因果等級。
3. 概率化法(probabilistic approaches):運用概率論語言進行可疑AE因果關系評價。
基于原理的相關性判定分類及介紹
I期試驗尤其是FIH試驗, 常僅能參考臨床前毒理研究。由于種屬差異,而導致相關性評價的一致性依據有限。
單次給藥的試驗,不能通過減量、停藥以及再次使用的方法來觀察。很難通過強度和劑量反應關系來進行判斷。
對于I期試驗,目前缺少較為權威的AE相關性評定方法。
一致性和劑量反應關系依據缺乏的情況下,更依據Hill準則的其他細則,包括從機制、理論的合理性和連貫性,以及通過類比其他相似藥物來進行判斷,必要時可以召開專家討論會,對疑難病例再次評價。
本次介紹了臨床試驗相關性評價的宗旨、原則以及判定方法及應用。
1、臨床試驗的相關性判定宗旨是依據審閱一致的試驗方案,判定基于Hill原則的9條細則,尤其是時序性、一致性、特異性和強度及生物梯度。
2、分別從國際和國內角度,介紹了目前權威的六分法:WHO-UMC 及中國ADR工作手冊方法,以及五分法:Karch和Lasagna評定法及原衛生部評定法。
3、擴展介紹了依據基本原理分類的三類方法:專家判斷法、標準化算法以及概率化法,以及I期試驗不良事件相關性判定的特別考量。
希望能有一點點幫助。
參考文獻:
1. The Uppsala Monitoring Centre (the UMC). Safety monitoring of medicinal products:guidelines for setting up and running a pharmacovigilance center
2. Causality Assessment in Premarketing Drug Clinical Trials: Regulatory Evolution in the USA and Ongoing Concerns. Drug Safety 39, 10 2016.10: 895–901.
3. 曹燁,萬邦喜,蘇敏實.藥物臨床試驗 安全評價·廣東共識(2020年版)[J].今日藥學,2020,30(11):731-740.
4. 王春華,胡曉,楊翠翠等.Ⅰ期臨床試驗中不良事件的因果關系評價[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19(01):30-35.
5. 魏戌,謝雁鳴.國內外不良反應因果判斷原則及評價方法解讀[J].中國中藥雜志,2012,37(18):2744-2747.
6. 李博,高蕊,李睿等.藥物臨床試驗不良反應/不良事件關聯性判定方法研究探討[J].中國新藥雜志,2014,23(12):1465-1470.
作者:文森特
站點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本站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相關處理。
鄭州思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醫療器械產品政策與法規規事務服務,提供產品注冊備案申報代理、臨床試驗、體系建立輔導、分類界定、申請創新辦理服務。
大多數剛畢業的同學在準備進入臨研圈的時候,一定會被鋪天蓋地的行業專有名詞搞得暈頭轉向。什么CRA/CTA/CRC/CRO,都是什么鬼?CEO和COO我倒是知道,請問貴司CEO接受應屆生嗎?
盲法試驗常用的有兩種:單盲(single blinding)和雙盲(double blinding),更嚴格的對照試驗要用到三盲(triple blinding),在對照藥物和試驗藥物劑型或外觀不同時,還要用到雙盲雙模擬技
前面文章介紹過復腫的SSU立項流程,立項通過以后就可以進行下面三步了,分別是:倫理審查申請,遺傳辦申請(如需),合同審查申請。在復腫的伊柯夫網站上,立項通過后,這三步
1.定義 嚴重不良事件(Serious Advers Event,SAE) :指受試者接受試驗用藥品后出現死亡、危及生命、永久或者嚴重的殘疾或者功能喪失、受試者需要住院治療或者延長住院時間,以及先天性
因為SSU階段,有好多細節機構的官網上不會告訴你,你也不可能遇到不懂的問題就去問你的研究護士,因為她們人均手上幾十個項目,很容易被問得沒有耐心,這也是我想把一點經驗記
剛接觸CRO行業的小伙伴,在學習文件法規資料的同時,??吹揭恍┯⑽念悓I名詞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下面,一起看看常見的臨床試驗專業術語: CRO行業的常用術語解釋: 1:新藥研發
試驗用藥品是指用于臨床試驗的試驗藥物、對照藥品。試驗用藥品滲透到了臨床試驗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包括藥物的生產、包裝、運輸、保存、使用、回收等。今天我們從臨床試驗中
SSU是Study Start Up的縮寫,從最初的項目準備,到啟動訪視(Site Initiation Visit)之前所有的準備工作,對整個臨床研究項目的啟動非常關鍵。負責這個關鍵階段工作的部門人員,就叫做SS
不少二三類需要臨床的產品,客戶一聽到臨床報價就退縮。既然這么貴,還不如自己做......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臨床報價費用都由哪些組成?費用都誰收走了?自己做又有哪些風險?文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對于作為CRC的我們,自認為對CRA其實已經很了解了,但是在我們工作過程有一個角色平時接觸不到,但是卻又繞不開躲不過,尤其是面對滿屏EDC query的
行業資訊
知識分享
八年
醫療器械服務經驗
聯系思途,免費獲得專屬《落地解決方案》及報價
咨詢相關問題或咨詢報價,可以直接與我們聯系
思途CRO——醫療器械注冊臨床第三方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