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崗位科普|CRA/CTA/CRC/CRO/DM/PV/RA是什么意思?
大多數剛畢業的同學在準備進入臨研圈的時候,一定會被鋪天蓋地的行業專有名詞搞得暈頭轉向。什么CRA/CTA/CRC/CRO,都是什么鬼?CEO和COO我倒是知道,請問貴司CEO接受應屆生嗎?
來源:醫療器械注冊代辦 發布日期:2025-07-17 閱讀量:次
“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機構監督檢查整改報告應該包含哪些內容?”我查了查最新的規定,特別是《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機構監督檢查辦法(試行)》(2024年第22號)這個文件,里面第二十三條說得挺明白的。下面我就按照這個規定,結合大家實際操作中關心的點,一步步跟你說清楚。
臨床試驗對醫療器械來說特別關鍵,它直接關系到產品安不安全、好不好用。監管機構會時不時來檢查臨床試驗機構的工作做得好不好。檢查過程中,要是發現了問題或者不足的地方(這些通常叫做“缺陷項”),機構就得在規定時間內提交一份整改報告。這份報告可不是隨便寫寫就行的,它是向監管機構證明機構確實認識到了問題,并且認真去解決了。報告寫得好不好、整改到不到位,直接影響機構后續能不能順利開展臨床試驗。所以,知道整改報告該寫什么內容,對機構來說非常重要。
檢查報告里會列出機構哪里沒做好,也就是發現了哪些缺陷。整改報告的第一步,就是得把每個缺陷項掰開了、揉碎了分析清楚,看看問題產生的根子到底在哪。不能光說“我們這里沒做好”,得具體說說,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是人員培訓沒跟上?是制度流程有漏洞?還是執行的時候馬虎了?比如,檢查發現某個試驗的記錄不全,那就要深挖:是研究者忘了記?是機構沒提供明確的記錄要求?還是文件管理混亂導致記錄丟了?把這個“為什么”講清楚,才能證明機構真的理解問題所在了。這一步是整個整改的基礎。
發現問題后,不能光急著改,得先冷靜下來掂量掂量這個問題的分量。這就是風險評估要做的事。針對每一個缺陷項,機構得好好想想:這個缺陷對正在進行的試驗或者已經完成的試驗數據,會有什么影響?它會不會讓試驗結果不可信?會不會影響受試者的安全?風險是高還是低?范圍有多大?比如,如果是個文件歸檔的小錯誤,可能風險低;但如果涉及受試者安全的關鍵環節沒做到位,那風險就非常高了。評估清楚了風險大小和性質,才能決定后續整改的力度和優先順序。
風險評估完,知道風險在哪了,就得馬上想辦法把風險按住,不能讓它繼續擴大或者造成實際危害。這一步叫風險控制。具體做什么呢?比如,發現試驗過程中某個關鍵的安全監測沒做,那可能得立刻暫停相關受試者的入組,或者對已經在試驗中的受試者加強監測。發現數據記錄嚴重缺失,可能就得趕緊聯系申辦方(也就是委托做試驗的公司,比如思途CRO)溝通情況,評估對試驗結果的影響??傊?,就是采取切實的行動,防止問題變得更糟,保護受試者安全和數據質量。
控制住風險是應急,接下來就要動真格的去“治病”了,這就是制定和落實整改措施。針對每個缺陷項的根子(成因)和它帶來的風險,機構得拿出具體的、可操作的改進方案。措施要寫得很細:誰來負責做?具體做什么?什么時候做完?要達到什么效果?
(1)針對人員問題:比如,如果是人員培訓不夠,那措施就是“組織相關研究者、協調員進行《醫療器械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專題培訓,計劃于X月X日前完成,確保培訓考核合格率100%”。
(2)針對制度流程問題:比如,如果是文件管理流程不清,那措施就是“修訂機構《臨床試驗文件管理制度》,明確文件歸檔流程、責任人及時限要求,新制度于X月X日起實施”。
(3)針對執行問題:比如,如果是某個具體操作沒按規程做,那措施就是“對涉及的研究者進行一對一操作規范再培訓,并進行現場操作考核,確保其熟練掌握,已于X月X日完成”。
措施不能是空話套話,要實在,能執行,能檢查。
措施做完了,不是說改了就完了,關鍵是要看改得到底有沒有效果,問題是不是真解決了。這一步就是整改效果評估。機構需要我搜索到的資料來證明整改措施確實落地了,并且有效消除了缺陷項。證據要過硬:
(1)文件證據:比如,培訓的簽到表、考核成績單;修訂后發布的新制度文件截圖;新的記錄表格模板等。
(2)記錄證據:比如,按照新流程執行后的完整文件記錄。
(3)核查證據:比如,內部人員對整改后流程執行的核查記錄。
評估要說清楚:通過我搜索到的資料,可以確認相關的缺陷項已經得到糾正,不會再發生類似問題。
有些問題可能比較復雜,涉及到系統性的調整或者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徹底解決(比如更換大型設備、修改復雜的軟件系統)。對于這種“硬骨頭”,法規也是允許的,但機構不能拖著不管。在整改報告里,需要明確說明哪些缺陷項需要延期整改,同時必須提交一份詳細的整改計劃。這個計劃里要寫清楚:
(1)為啥需要延期? (原因)
(2)計劃分幾步走? (具體的階段性任務)
(3)誰負責? (責任人)
(4)啥時候能徹底改完? (最終完成時限)
(5)在徹底改完前怎么管住風險? (過渡期的風險控制措施)
等按照這個計劃把所有步驟都走完了,機構還得及時再交一份補充整改報告,把最終的整改情況和效果證明給監管機構看。
走完上面這五步(找原因、評風險、控風險、定措施、看效果),一份合格的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機構監督檢查整改報告的核心內容就齊全了。簡單說就是:問題要分析透,風險要把握準,控制要動作快,整改要措施實,效果要證據足。實在需要時間的,計劃要列清楚。核心依據就是《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機構監督檢查辦法(試行)》(2024年第22號)第二十三條的要求。把這份報告按要求寫好、做扎實,是臨床試驗機構證明自己有能力發現問題、改正問題、持續提升質量的關鍵一步,對保障臨床試驗的規范性和醫療器械的安全有效至關重要。
站點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本站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相關處理。
鄭州思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醫療器械產品政策與法規規事務服務,提供產品注冊備案申報代理、臨床試驗、體系建立輔導、分類界定、申請創新辦理服務。
大多數剛畢業的同學在準備進入臨研圈的時候,一定會被鋪天蓋地的行業專有名詞搞得暈頭轉向。什么CRA/CTA/CRC/CRO,都是什么鬼?CEO和COO我倒是知道,請問貴司CEO接受應屆生嗎?
盲法試驗常用的有兩種:單盲(single blinding)和雙盲(double blinding),更嚴格的對照試驗要用到三盲(triple blinding),在對照藥物和試驗藥物劑型或外觀不同時,還要用到雙盲雙模擬技
前面文章介紹過復腫的SSU立項流程,立項通過以后就可以進行下面三步了,分別是:倫理審查申請,遺傳辦申請(如需),合同審查申請。在復腫的伊柯夫網站上,立項通過后,這三步
1.定義 嚴重不良事件(Serious Advers Event,SAE) :指受試者接受試驗用藥品后出現死亡、危及生命、永久或者嚴重的殘疾或者功能喪失、受試者需要住院治療或者延長住院時間,以及先天性
因為SSU階段,有好多細節機構的官網上不會告訴你,你也不可能遇到不懂的問題就去問你的研究護士,因為她們人均手上幾十個項目,很容易被問得沒有耐心,這也是我想把一點經驗記
剛接觸CRO行業的小伙伴,在學習文件法規資料的同時,??吹揭恍┯⑽念悓I名詞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下面,一起看看常見的臨床試驗專業術語: CRO行業的常用術語解釋: 1:新藥研發
SSU是Study Start Up的縮寫,從最初的項目準備,到啟動訪視(Site Initiation Visit)之前所有的準備工作,對整個臨床研究項目的啟動非常關鍵。負責這個關鍵階段工作的部門人員,就叫做SS
試驗用藥品是指用于臨床試驗的試驗藥物、對照藥品。試驗用藥品滲透到了臨床試驗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包括藥物的生產、包裝、運輸、保存、使用、回收等。今天我們從臨床試驗中
何所謂溝通?溝者,構筑管道也;通者,順暢也。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群體之間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的通暢。溝通的目的是讓對方達成行動
病例報告表(CRF)是臨床試驗中記錄臨床資料的表格,每一受試者有關試驗的資料均應記錄在預先按試驗方案設計的病例報告表中。它們依據原始記錄而填寫,以便申辦者對不同試驗單
行業資訊
知識分享
八年
醫療器械服務經驗
聯系思途,免費獲得專屬《落地解決方案》及報價
咨詢相關問題或咨詢報價,可以直接與我們聯系
思途CRO——醫療器械注冊臨床第三方平臺